筊杯為在廟宇中民眾與神明溝通、詢問指示等過程的用具、又稱為擲筊、擲杯。通常一般民眾在家中神明廳也會準備一對筊杯,做日常請示問題使用。至於最初為何有筊杯的形成,歷史是起源於古代人會用龜殼乾燥的甲骨、蚌殼進行占卜,直到現代改用木頭或竹片削成月牙彎的形狀來營造古代使用蚌殼占卜的意象存在,因普及性也變成各宗祠與神明溝通的工具。
那要怎麼做才能知道神明請示的結果呢?通常我們在向神明擲筊時,筊杯一正一反稱為聖杯,代表所請之事神明應允、贊同、可行;兩個正面則笑杯,表示神明主義未定要重新請示;兩面為反則為陰杯,表示神明不同意。不過若遇到笑杯或陰杯別灰心,只要過一段時間回來擲筊,也可以重新再請神明的回應。
圖:廟宇裡的筊杯
圖:聖筊,代表神明應允、同意、可行
圖:陰杯,神明對此不認同、不贊成
圖:笑杯,神明尚未決定,因此笑而不答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