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2)
- Dec 21 Thu 2023 15:20
龍池花園
- Jun 30 Fri 2023 10:09
求籤
漢代《說文解字》:「籤,驗也。一曰銳也。貫也。从竹籤聲。」說明古人以竹子製成籤來占卜,瞭解神的旨意,判斷吉或凶,「籤」字指占卜的結果得到應驗,能證實吉凶,但是當時的籤上未必有文字。
- Jun 30 Fri 2023 09:58
「植良鋤莠」匾
- Mar 07 Tue 2023 15:59
牌樓
- Mar 07 Tue 2023 15:42
門聯
竹東惠昌宮的三副門聯,虎門門聯說的是主祀的三山國王,原來是廣東的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峰的山神,因為幫助官兵平定亂事,而被皇帝敕封為三山國王。三山國王不但守護地方,而且遇到久旱不雨或出現疾疫時,前往祈求,都靈驗無比,因此受到萬世尊崇。
- Dec 02 Fri 2022 14:08
認識祭祀神明常見香品與金紙
「香」,在敬神儀式上扮演著相當特別的角色。在拜拜時,只要香一點起來,即象徵著拜拜儀式的開始。
拜拜燒香、燒金紙的習俗,從廟宇到家戶,民間信仰無所不在;近年來政府因環保考量,環保署邀集各地宮廟「以功代金」、「以米代金」,並減少香金焚燒,但香品與金紙一直都是傳統文化重要的一環。
- Aug 09 Tue 2022 09:32
禮斗
禮斗也稱拜斗,為道教獨有之科儀,具有祈福延壽與消災解厄的功能,主要祭拜南、北斗星君,斗內的燈(元神),係指生命根源的象徵,所以拜斗亦是朝拜自身的生命元辰(元氣、時辰、運氣),讓元神幫助自身趨吉避凶、祈福消災解厄、增福益壽、財運旺來。
所謂「斗燈首」,是指建立斗燈於某一特定神明。目前惠昌宮共有「國王斗首」、「觀音斗首」、「福德斗首」三個斗燈首,每月初一、十五惠昌宮皆有誦經儀式,祈禱前來參拜的信眾受神明的祝佑。
- Aug 09 Tue 2022 09:02
筊杯
筊杯為在廟宇中民眾與神明溝通、詢問指示等過程的用具、又稱為擲筊、擲杯。通常一般民眾在家中神明廳也會準備一對筊杯,做日常請示問題使用。至於最初為何有筊杯的形成,歷史是起源於古代人會用龜殼乾燥的甲骨、蚌殼進行占卜,直到現代改用木頭或竹片削成月牙彎的形狀來營造古代使用蚌殼占卜的意象存在,因普及性也變成各宗祠與神明溝通的工具。
那要怎麼做才能知道神明請示的結果呢?通常我們在向神明擲筊時,筊杯一正一反稱為聖杯,代表所請之事神明應允、贊同、可行;兩個正面則笑杯,表示神明主義未定要重新請示;兩面為反則為陰杯,表示神明不同意。不過若遇到笑杯或陰杯別灰心,只要過一段時間回來擲筊,也可以重新再請神明的回應。
- Aug 08 Mon 2022 17:08
壁堵
壁堵又稱為「石堵、牆堵」。「堵」是指牆上的裝飾。通常在廟宇內看到的壁堵材質常以石雕製作,從宮廟三川殿正門口的壁堵牆由上往下看,可看到匠師精心設計的壁堵,又可以將其分為頂堵、身堵、腰堵、裙堵、櫃檯腳。
身堵與裙堵為壁堵彩繪與裝飾的重心,其彩繪工法指為細緻灰泥未乾前上墨加彩。請加入彩繪工法簡述 通常身堵會以歷史人物的故事繪畫為主,裙堵則以雕刻麒麟、獅子等神獸圖案為主,象徵吉祥如意。
- Aug 05 Fri 2022 15:39
執事牌
執事牌也稱為「長腳牌、神牌、木牌」,為刻有文字的長方木牌面,民間信仰中模仿古代官員出巡排場的器物,以排除閒雜人等靠近引發的危險。
最主要功用源頭可追尋至古代帝王出巡需要有三十六位執事帶著兵器護駕、執事牌在大轎前開路,為執事隊護神出巡維持秩序工作的用具。現今也成為代表廟宇神明進香繞境時會使用的模式。
- Aug 05 Fri 2022 14:27
光明燈
光明燈是廟宇內祈福的燈具。佛道教以「燈」代表內心光明、智慧如光。也有用以求平安吉祥之意,故又稱「平安燈」。
點光明燈的起源最初源於與太歲信仰有關,對應天干地支時程,太歲星君共60位,每年輪值一次。因國人的生辰年與歲星年相沖,民間擔心會有犯太歲的狀況,因此會點光明燈,以平安燈的光來象徵破除黑暗,照亮前程,福壽增長、安穩心神。後續也從平安燈區分開來,成為專門安太歲的太歲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