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公廳(國語版)

伯公廳(客語版)

 

08 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廳,為民國68年(1979年)增修,位於一樓右側。廳內除了土地公和土地婆神像之外,兩側牆上還設置了發財燈,桌上放置福德斗。福德正神廳/伯公廳右壁則鑲嵌「竹東鎮惠昌宮重建碑誌」及各時期捐題碑記,包括「惠昌宮重建捐題碑記」、「伯公廳修建捐題碑記」,「重建<金爐、伯公廳、神龕、拜亭>捐題碑記」等。

伯公廳

伯公廳

 

伯公廳的主祀神明是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公, 是地方行政神,為保護鄉里安寧平靜的地方守護神;也代表地方的財神,在臺灣民間信仰中,是公司、商社的財神與守護神祇。

客家人習慣把土地公稱為「伯公」,伯公意指祖父的哥哥,也就是將土地公視為家族的一份子。伯公並無特定造型,大多以土堆、石頭或是大樹表示因此成為客家庄的特殊景象。

在農業社會中,土地是萬物的母親,老百姓為報土地之恩德,故形成土地神崇拜的信仰,信仰與民間傳說結合後,加入了人格化的形象,使得土地神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最為親近的神明。

在眾多神明中,土地公被視為地方的守護神祇,管轄範圍從最小的聚落到鄉鎮村里,類似現今的村長、里長,台灣諺語「田頭田尾土地公」就是說明了土地公遍布鄉野各地與民間的各角落。

臺灣民間相當重視土地公的祭拜,祭拜土地公叫做『做牙』,農曆二月初二為土地公生日,稱做「頭牙」,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為一年最後一次「做牙」,故稱為「尾牙」;祭拜土地公最重要的日期有頭牙、中秋、尾牙等。

農曆二月至十二月的初二與十六日信眾會祭拜土地公,而非一般神明的朔望(初一、十五),但也有很少數地方是初一、十五祭拜土地公。民間商家都會在這兩日準備祭品祭拜土地公,以祈求保佑商家生意興隆。

客家人祭拜時會準備五種供品白斬雞、五花肉、魷魚、豆干和蛋,甚為豐盛。客家民間諺語,「隨媽來拜土地公,期望有個好年冬。還求樂透中大獎,我求偷吃別失風。」除傳達敬仰感謝之意,還反映祭拜時小孩子會趁媽媽不注意時偷吃,但其實神明和媽媽都知道的有趣現象。

 

07 福德正神 壓麵線  伯公廳

圖:竹東惠昌宮會在農曆二月初二伯公生時將麵線擺放在祭拜的供品旁,稱為壓麵線,為竹東惠昌宮特別習俗。

 

伯公廳伯公廳

圖:竹東惠昌宮有配祀土地婆,其造型上大多呈現中國傳統婦女的神像,造型會隨土地公相貌而有所不同,大多具有夫妻相。

 

伯公廳

圖:一手如意、一手元寶的土地公

每月的農曆初二、十六,是許多店家和公司行號祭拜土地公的日子,因土地公被認為具有財神的職責,因此附近店家會祭拜店家或公司來此參拜土地公,希望其能庇佑生意、財源滾滾來。

如意象徵的是吉祥、權威和地位,而元寶則象徵財富,現今許多土地公都是一手拿如意、一手拿元寶的形象,代表「加官進祿」雙重吉祥寓意。

伯公廳伯公廳

 

小聊天伯公廳裡有一張100歲的神桌,為大正壬戌年孟秋信徒敬獻,拜拜時不妨駐足欣賞其精美的雕刻藝術唷。

伯公廳

 

參考資料/資料來源:

聽阿三哥講古:咱ㄟ庄仔內/林少雯文;劉興欽圖.口述

一本就懂台灣神明/陳紅因著

財團法人台灣省新竹縣竹東惠昌宮沿革誌/竹東惠昌宮第四屆董監事會恭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竹東惠昌宮 的頭像
    竹東惠昌宮

    財團法人新竹縣竹東惠昌宮

    竹東惠昌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