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事牌也稱為「長腳牌、神牌、木牌」,為刻有文字的長方木牌面,民間信仰中模仿古代官員出巡排場的器物,以排除閒雜人等靠近引發的危險。
最主要功用源頭可追尋至古代帝王出巡需要有三十六位執事帶著兵器護駕、執事牌在大轎前開路,為執事隊護神出巡維持秩序工作的用具。現今也成為代表廟宇神明進香繞境時會使用的模式。
然而民間我們常看到的執事牌常見的有數種形式的牌子,分別為「肅靜」、「迴避」來提醒信眾們出巡時要遵守指示迴避、肅靜。還有「主神名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標示,用以表示神明的儀態、尊敬,顯示威風的排場感受,也增添神明繞進儀式的氣氛。
而通常我們看到廟宇中執事牌的形式,大部分都採用扁狀平行宋體字,並且把背景輕壓使字型浮起,呈現出柔美的立體感讓它看起來有莊嚴的意象。在惠昌宮裡頭,三山國王殿兩旁也有掛兩面執事牌,分別為「肅靜」與「迴避」來做為三山國王的陪侍牌,亦可看出若國王出巡時,搭配執事牌將可如何營造其排場與風貌的呈現。
圖:三山國王殿的左側,有「迴避」字樣的執事牌
圖:三山國王殿的右側有「肅靜」字樣的執事牌
圖:三山國王殿的兩側有「廟宇主祀神」名稱的執事牌
全站熱搜